天人地造百泉地灵人杰——百泉历史沿革
百泉自有文献记载时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3000多年来,历代的劳动人民不断对其整修改造和创建,使得到清朝末年时,百泉湖畔、苏门山上已遍布着大量的祠庙道观、亭台楼阁、名胜古迹和诗词碑刻等,其风格之迥异、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其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之高,又令人赞颂不已。
百泉出现的第一座建筑,是齐王建旧居。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秦兵击齐,齐王建被秦兵所虏,送往苏门山囚居。因时代久远,其居早废,类型与规模均不可考。
此后一直到了晋代,高士孙登隐居苏门山土窟之中长啸于密林之间。其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特修台一座,称之为“啸台”。其始建年代不详,但清道光《辉县志》将啸台列入晋代,据此推测建筑时间距晋不会太远。这是百泉出现的第一座纪念建筑物。
隋朝时,百泉水源越开越多,水量愈来愈大。水清且甘,既能灌溉庄稼,又能让人观赏,给人民带来无限的好处。人们认为这都是河神的功劳,便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地到泉源最大处、苏门山南麓右侧烧香祷告,祭祀河神。久而久之,为了方便这一祭祀活动,也为了让河神有一个居住之所,便在此处建庙一座。因百泉水是卫河之源头故取名“卫源庙”。这是百泉出现的第一座装饰性建筑。
五代时,百泉建起了书院一座,取名为“太极书院”意为讲明太极之理。这是百泉书院的前身。自此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共城诞生了一位后来成为国内知名的易学大师、理学大家——邵雍。邵雍从小便酷爱读书。从少年开始,居住在苏门山西侧山坳中坚志苦学。他根据《易经》中“所居而安者易之序,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之意,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称之为“安乐窝”、另有一处住所,是邵雍夏天居住的地方,名曰“长生洞”。是取《老子》中“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之意而命名。当时有邵雍“冬住安乐窝,夏住长生洞”之说。“安乐窝”和“长生洞”,是百泉继齐王建旧居之后首处有据可考的居住建筑物。其遗址至今尚存。
邵雍在读书的同时,又讲学于太极书院。讲学之余在百泉湖西岸亲手栽植了数亩的桃树与竹子,取桃、李树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内在之美和竹子的“未曾出土先有节,纵然凌云也虚心”的谦恭含意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此处创建“桃竹园”一处。
百泉湖北岸,泉眼最多,湖水最深。串串水珠自湖底冒出,个个晶莹透亮,犹如脱线珍珠,一经阳光照射,金光闪闪,令人喜爱不已。于此处观水,是最佳位置。于是,取这种“水珠日映如金”之意,在此建亭一座,取名“涌金亭”。据亭内镶嵌的苏轼书“苏门山涌金亭”碑上题记年月推算,此亭大约创建于北宋元符年间(1100左右)。
金明昌年间(1193左右),为与卫源庙相配套,形成中轴式建筑,在卫源庙前整修百泉亭(该亭唐时已建,但确凿年代不详),亭内有一方井,井内有泉窦,人称“圣水”,即薛仁贵在此小憩搠刀而出之泉,亦称“搠刀泉”(明成化年间,参议徐文溥根据亭下喷出水珠“如珠似玉”之貌,改亭名“喷玉亭”。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 1555年,御史霍冀又据该亭下有“圣水”和清辉殿内所祀河神称“灵源公”之意改名为“灵源亭”。清道光庚子年,即公元 1840 年,鉴于灵源亭西的泉源越涌越大,喷吐水珠更茂,无亭不能与之相配套,有逊景色,于是便在此建亭一座,用了“喷玉亭”之名)
百泉湖东北隅的苏门山麓旧有一园,名“蔡相园”系卫州河平军节度使奥敦之园。所云“蔡相”无考。该园后改名“集仙资福宫”。后废。
元代,郭子忠(身份不详)于百泉湖南部辟一花园,园内建一小亭,亭前有水池约亩许,池内植以莲花,翠色上浮,绿悠悠惹人意欲捧起。据此意境,将亭命名为“挹翠楼”。又因湖中有园,园中有池,池中有莲,翠莲之中荡悠悠涌出小亭一座,环境气氛朦胧神秘而美丽,故此亭又名为“混混亭”。(明万历壬辰年,即公元 1592年,辉县县令纪云鹤将亭子改为阁楼三间,四周植以翠柏,此处显得更加美丽。莲花青翠,古柏参天,和苏门山相互映照,山川日月,光彩照人,而且受着滚滚泉水的浮载,波谲云诡,水木清华,光泽明净,真真的是“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据此,便将三间阁楼取名为“清晖阁”,沿用至今未变)混混亭东南有陆地一块,泉流至此,忽分两道,过此复合。故时人称其为“白露洲”。洲者,水中陆地是也。洲上林木葱茂,中有小亭,名曰“一方”。一方景色,与众不同,风格特异,惹人喜爱。只可惜亭子后毁,景色受损,甚憾。
苏门山巅原有“聚远亭”一座,取其可以望远之意而命名。建亭者不详,亭已早废。
太极书院至元朝时,学风盛极一世。翰林学士承旨姚枢、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许衡、翰林侍讲学士窦默等讲学其中,名声大振。后来许衡的儿子许师可在卫辉路做总管时,曾游览太极书院,触景生情,思念父亲。为寄情志,便在聚远亭前建亭一座,取名“思亲亭”(思亲、聚远二亭均毁于明季)。
苏门山麓左侧蔡相园处原有一洞,高约丈许。为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元登州栖霞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成吉思汗曾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谭处端(字玉,山东登州人。六岁时不慎坠入井中,人们前往救他时,却见他安然坐于水面上而不沉溺。后师事王重阳,训名处端,号长春子。元时封他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为北宗七真之一)、刘处玄(字通妙,一说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人,元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为全真道随山派创立者,世称长生真人,北宗七真之一)三真人修道之处,称为“三仙洞”。蒙古至元年间(1266左右),参知政事史天泽将蔡相园和三仙洞一并改名为“集仙资福宫”。早废。(明代王教《游啸台记》曾疑此洞为晋孙登所居遗窟,因苏门山上仅此一洞。董廷《卫源游览记》又云为老子石洞)洞上原建有一祠,名曰“三清祠”。亦废。
邵雍的安乐窝,元代时曾祀中书令耶律楚材,因此改名为“耶律公祠”。至元年间(1279左右),耶律楚材之孙耶律希逸曾重修。(明成化六年辉县知县张锦又改复邵雍旧迹)
元皇庆二年(1313),百泉村南建“双溪桥”。百泉之水至此分流,过此复合,桥仅通行人。(明万历三十年延津李载暮修改建石桥六孔;清雍正六年辉县知县张镠(liú)重修;乾隆十六年知县文兆奭(shì)重修;道光十年又修)
明成化六年(1470),辉县知县张锦为纪念北宋理学家邵雍和瞻拜邵雍之方便,在百泉湖西岸桃竹园处建“邵夫子祠”,由大门、击壤亭、大殿、南北陪房组成。〔宣统三年(1911)袁世凯在百泉祭孔时捐资修建北厢房4间;1993年,辉县市人民政府投资大修百泉时,又增修南厢房4间]
明代成化庚子年(1480),提学副使吴伯通督学中州曾于中州创办四大书院,以“祀前贤而励后进”。“百泉书院”即为其中之一,其前身便是五代创建、宋代邵雍讲学其中的太极书院。书院建成后,内设“先贤祠”三间,位于书院仪门左,南向。起初议定专祀邵子(即邵雍),既而又溯及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张栻、吕祖谦,又以姚枢、窦默配祀,共十贤。书院所培养的学生,皆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明弘治戊午年(1498),提学(管教育的长官)车玺将百泉书院先贤祠改作“圣庙”,庙内设先师孔子像,将十贤像移至孔子两侧列座。万历戊寅年(1578),辉县令聂良杞认为圣庙与书院合为一体不妥,且孔子与十贤也不宜“聚首于一堂”,经请示批准,圣庙仍改为先贤祠。
崇祯壬午年(1642),省城汴梁遭遇寇变,决水淹城,乡试被迫停止,贡院不存。第二年,经辉县县令郁英请示于御史苏京,将百泉书院改为“贡院”,成为“河南省的最高学府”。(见《河南书院教育史》)
因贡院移入书院,先师十贤像移出书院,改置于一座废祠内(祠址不详),风雨暴露,甚为不雅。邑人冀应熊于崇祯十六年(1643)倡仪捐金将先师十贤像移至苏门山上“吕公堂”内。
吕公堂内原崇祀辉县令吕光化(嘉靖四十四年任),创建年代不详。后又改为“聂公祠”,崇祀辉县令聂良杞(万历三年任)。既而又改为“龙公祠”,崇祀辉县令龙玄扈(任期不详,万历丙午年秋武陵人龙膺曾勒石悼念)。
先师十贤像移置吕公堂后,冀应熊将其扩而大之,凿阶百级,改称“孔庙”。原吕公堂移至苏门山麓偏东南山脚下,改建“吕祖阁”三间。
孔庙正殿(即大成殿)三间,中祀至圣,配以四哲,颜渊、子思居东,曾参、孟轲居西。左右两各三间,塑列周程诸子。两庑前有戟门三间(旧志载有观河厅三间,疑即此戟门),戟门前有“子在川上”石牌坊一座。牌坊下有仰止亭三间,外建棂星门一座。[康熙二十年知县陈谟复修;二十九年知县滑彬重修;四十六年邑绅孙用正、马昉倡众改建大成门,易木以石;乾隆九年知县李拔桂、王孚、邑绅孙用正、孟五金、冀世第改建大殿,皆易以石。嘉庆十六年归德蒋玉蒲倡仪重修,两庑皆易以石。(归德:归附于德政。德政,旧指有仁德的政治措施或政绩。亦指归顺。这里指归附于德政的人)]。
卫源庙右侧建有“启贤祠”,由大门、两陪房、大殿两陪殿组成。创建年代不详。内祀邵雍之父邵古。启贤意为展拓德才兼备人才之意,是指邵古启发教育出了一代贤人邵雍。崇祯丁丑年(1637),人们为怀念明季守卫张升之德,改启贤祠为“张公祠”。后又改为“段公祠”,内祀户科给事中段然。(清道光十年,辉县知县周际华规定:“凡有功德于泉上者,皆以春秋享祀以报之。”于祠内祀霍冀、敖宗庆诸公,改段公祠为“报德祠”。后通称为启贤祠)
明弘治五年(1492)提学佥事车玺以“思念孙登、嵇康、邵雍、姚枢等前贤,教化后人”之意,令辉县知县李琮在百泉书院后建“思贤亭”。(清道光十三年知县周际华移建于白露园东,后废)
明正德中(1513左右),御史李元在清晖阁东南建“洗心亭”。该亭原有前后轩各一间,内有一石池,方广数尺,池水与泉水通,水清澄莹如鉴,人若至此洗浴,能使愁闷苦虑全消,心情为之振爽。因此,人们根据这种能“洗除心中杂念”之意,取名为洗心亭。后轩毁,仅剩小亭一座。(清康熙庚午年、乾隆十五年、道光十二年重修。据说乾隆帝游百泉时曾在此亭上钓鱼侍母,过后被群众俗称为“钓鱼亭”)
明正德十一年(1516),御史许完在啸台北建“孙公和祠”(孙公和即孙登)以示纪念。(清道光十四年重修后毁于战争。1959年,辉县人民政府在祠前的啸台上建亭一座,取名“啸台亭”)
明嘉靖甲申年(1524),提学副使萧鸣风令辉县知县许琯在百泉书院内建“藏书阁”。同期,因百泉湖内逢冬季节,水气蒸腾,烟雾缭绕,云蒸霞蔚,景色颇为壮观。据此在清晖阁西南建起一馆,取名“烟霞馆”。后废。
明隆庆元年(1567),苏门山西侧的山坳中建“王母庙”,亦称“玉皇殿”。由山门、三官殿、祖师殿、三清殿、王母殿等建筑组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由于每座建筑都是纯石结构,不用一梁一木,故该庙又称“无梁殿”
明隆庆二年(1568),卫源庙东侧建“关帝庙”。内祀关羽。郡人张淮于庙内立巨碑一通,碑阳书“乾坤正气”四字,每字大二尺许。碑阴书“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十二字,每字大五六寸。
明嘉靖十三年(1534),巡按御史霍冀出巡辉县时维修了卫源庙、百泉书院、涌金亭等,又将其它所有的颓废之处皆加以维修;同时期,河北参议敖宗庆为辉县建立三处石闸,开稻田数百顷。辉人为纪念他二人之功德,便于百泉东南隅修“霍、敖二公祠”,内祀二公。后祠废,改祀报德祠。
明代时,不少封建官吏常到百泉湖东岸向湖里投放鱼苗,以示积善好德。于是在此处建亭一座,取名“放鱼亭”。因施放鱼苗者大都是有身份的人,故又名“集贤亭”。又因游泳者常在此亭下更衣,故亦有称之为“更衣亭”的。
清朝时,百泉古建筑渐趋增多。百泉湖正南的白露洲上建起一园,该园在白露时节景色别具一格,与它处风貌大有不同,故取名为“白露园”。白露园四面环水,环境幽雅。园内算筼筜深密,不见日色。西向临水处,原有曲廊数百尺,直达一高亭,亭名“一方”,表明此处是整个百泉景区内的又一方景色。除修竹外,又有花卉最胜,桂花十余株,花开之时,香闻数里。茂竹花卉之中,建有“庐”式建筑三间,取名“啸竹庐”,因白露园内景色诱人,连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于翠竹之间,欢呼跳跃,啸叫不停,故将该庐命名“啸竹庐”。旧志载该园为新乡许氏园(身份不详),后归王氏,为参政王紫绶之别业(即别墅)。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周际华重修“抱厅”三槛,后在厅后又增建三楹。后均毁。(1996年,由河南省文物局支持,辉县市文物部门在白露园内建成园林式白露园别墅一处,用作“河南省文物干部培训基地”)
清顺治甲申年(1644),进士、吏部郎中、著名诗人刘体仁告老归乡后(刘为河南许昌人),曾到百泉从孙逢问学,于孙奇逢所居之侧筑室,抚琴作画,咏诗赠答表现闲情逸致。久之,留一琴于住所内而去,不知所终后人称该室为“留琴堂”。今遗址无考。
清顺治十六年(1659),辉县遭遇灾荒,农民普遍欠租粮。巡抚贾汉复多次上奏皇上,恩准免去一千零四十五顷荒地的租粮。辉县人民感谢其恩德,于百泉圣庙(即孔庙)大成门左修建“贾公祠”,内祀贾公像,以示纪念后废,惟存实政碑一通。
康熙二十八年(1689),辉县令滑彬在清晖阁南构筑石桥一座,长约数丈。远远望去,形似彩虹一道,因而名之为“飞虹桥”。
康熙庚午年(1690)秋,参政孙屋于白露园北重新构筑大厅五楹,专供接待封建官吏,称之为“接官厅”亦称“南大厅”。厅东建有“月洞房”三槛,后毁。南大厅西有奇石一块,形状千疮百孔,很像人的一叶肺,因而称为“肺石”。据王渔阳(即王士祯)《池北偶谈》中载:明代国子祭酒王敕,一日行于太行山中,忽下舆拜曰:“丈乃在此!”遂令人掘地,得石,即此肺石。(“丈”是古人对奇石的尊称。宋朝米芾擅长书画,且诙谐好奇。他在无为军作知州时,见州治有一巨石甚奇,米芾大喜,说:“此石足以当吾拜。”遂令左右取袍笏拜之,每每呼为“石丈”,世称“米颠拜石”。后来“石丈”便成为奇石的代称)后来运至百泉,供人观赏。道光年间辉县知县周际华曾为此石做诗一首,名曰《地肺赞》。诗云:“呼吸通橐龠(tuó yuè),纹理盘蟠蛟;我已有肝胆,与君为石交。”
康熙三十年(1691),辉县知县喻良臣在清晖阁南为巡抚李国亮建书院一所,称“李公书院”。后改为“李公祠”。同年,喻又于百泉水边捐资建立“喻公书院”一所。今两书院均不存。
康熙三十年(1691),河南遭灾。九月十九日,康熙皇帝玄烨下谕文,蠲(juān)免和停征河南全省的钱粮和漕粮。康熙三十一年(1692),卫、辉等六县人民感其皇恩,在苏门山腰建亭一座,称“御碑亭”,以示谢恩。亭内有一巨大石碑,高约六米。上刻康熙皇帝谕文。因阁顶藻井有一木雕垂龙头,碑为四龙盘首,故又称之为“龙亭”。(龙亭是百泉古建筑群中最为高大雄壮、富丽堂皇的一座建筑,后来冯玉祥驻扎百泉时,曾令人将碑文磨掉,于是这块碑就成了一块无字碑。解放战争时,一场大火将龙亭烧掉,无字碑被烧得焦头烂额)
百泉东南隅有“佟公祠”,内祀辉邑令佟公国玺。创建年代不详。康熙四十年(1701)曾重修。后废。
康熙四十年(1701),辉县知县范景率绅士于百泉圣庙大成门左创建“周程祠”,内祀周敦颐、程颢、程颐。每岁春秋中丁(即每年春、秋各三个月中旬逢丁之日)致毁。
康熙四十四年(1705),巡抚徐公潮令辉县知县尹烈于百泉湖西岸创建“孙征君祠”,又称“夏峰祠堂”,纪念明清之际学者、中国三大儒之一孙奇逢。孙奇逢,字启泰,一字仲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河北)容城人。明朝灭亡以后,隐居苏门山,不入仕途。祠堂内,以门人睢州汤斌、登封耿逸庵、介定兴等人配享。有大门一间、享堂三间、正庭三间、寝堂三间。春秋中丁有司(官卖泛称)致祭。道光六年(1826),巡抚程祖洛令辉县知县周际华撤而新之,以周旋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之难者配享。寝堂上有匾曰“一堂正气”。
康熙五十七年(1718),陕西西安府和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的药商念及苏门山麓每年春末夏初的药材交流会上的南北药商虽有交易之所,但独独无庙以安神,众商顶礼无地,心所歉然不安。于是捐资储金,于百泉书院东创建“药王庙”,庙内塑“神农”。“长桑君”“孙思邈”三真人像。乾隆十六年(1751),陕西药商又修献殿三间。以后又有多次增补修葺。
雍正四年(1726),吏部侍郎、总河公曾在苏门山麓西侧相地凿泉,泉水流入百泉湖。人们为示纪念,以公之姓为名,称之“嵇公泉”;并建亭以示纪念,名曰“嵇公亭”。后又建“嵇公祠”。现祠已无考,仅存亭子一座。
乾隆九年(1744),鉴于辉邑之妇女每岁上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称元宵节)都要到官衙署中共姜庙内向共姜礼拜(共姜是西周卫世子共伯余之妻,余死,共姜守节,誓死不嫁,作《柏舟》诗以示决心。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妇女的榜样),络绎不绝,官莫能禁。但因地方狭小,多有不便。因此,辉县前任知县顾萼(乾隆四年任)倡议,知县李拔桂(乾隆八年任)、王孚(乾隆九年任)于苏门山麓三仙洞东侧另建“共姜祠”,内塑共姜像。一方面既符合《柏舟》诗中中流中河之义,另一方面便于更多的人瞻礼。此后,规定有司春秋致祭,逢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行香。
据《东华录》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曾游览百泉。是年,为迎接乾隆驾临,辉人对百泉“大加修筑,绕岸砌石,南卧长桥,以作屏障,山水亭阁,金碧参差,倍增胜概”。(《辉县志·山水》道光十五年版)并将百泉书院改作“翠华行宫”。(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作装饰的旗,在此为皇帝之代称。)又整修白露园以点缀行宫。将白露园西、百泉湖南岸上的石桥拆掉,新修一桥,宽约两丈。桥上南修花墙,高五尺余,开九个扇形窗口,供人眺望;北立石栏杆,倚栏可听泉流之声。游经此桥,如入长廊,南可望河流蜿蜒,北可观苏门山景。取此意境,取名为“游廊桥”。九月二十二日,乾隆来到,驻跸翠华行宫,侍其母入住白露园。
乾隆三十六年(1771),辉县知县何文耀于桃竹园南捐资建立“泉西书院”。后毁。院内碑刻后移至城内书院道光元年(1821),巡抚程祖洛奉命出抚河南,路经百泉时,在苏门山麓西侧开凿泉眼一道,谓之“程公泉”。道光十一年(1831),辉县知县周际华修亭以示纪念,名日“程泉亭”。
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周际华又将原百泉书院内的思贤亭移建于白露园东北,改名为“下马亭”,意即文武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而入接官厅。同年,周际华重修飞虹桥,于桥南头建立“飞虹亭”,亭西建房四楹,因此房颇似水中一船,故名“船房”(后冯玉祥驻扎清晖阁时,守卫人员住入船房,群众又俗称“兵部房”)。今亭已不存,仅剩船房。船房上有额,曰“水流云在”,为冯玉祥所题,后不知所终。
清晖阁西原有一石桥,桥上有一石,石面纹理烟雾缭绕,颇似云形。故此桥名曰“云桥”。创建年代不详。康熙年间,邑令滑彬将云桥移至清晖阁南数十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式),后桥废,云石亦不知所终。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周际华重修清晖阁时,重新构石于船房前筑桥,仍名“云桥”。施工中于湖底淤泥中获得原云石便立于船房之西,取名“云石”,供人观赏。并于石上题诗一首,诗曰:“云耶?石耶?来从何处?止汝于此,且莫飞去!”(也有传说此石原为大禹治水时河中之物。)
道光十四年(1834),知县周际华在苏门山腰建立“振衣亭”。亭名寓意有二:一是以为憩足之所。游人至此,弹冠振衣,稍事休息,继续上行;二是因为由此上山所到之处皆为清静肃穆之地,所云人物皆为受人崇拜之人,因此到此游览不能带去一尘一土,而应弹冠振衣,净身瞻仰,以示虔诚尊敬。
光绪八年(1882),辉县知县潘江为教民植桑养蚕令人从浙江湖州买来数千株桑树苗,分发给农民栽种。并在百泉湖畔亲自向农民讲述栽种湖桑的方法。人们为示纪念,就在他讲述植桑方法、发放桑树苗的地方建亭一座,取名“课桑亭”。(课,即教育)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夏之交,天气久旱不雨,百泉湖水泉源不济,秧苗渐涸,秋收难保。百姓鉴于苏门山麓西侧以往多有山泉,疑地下还有泉源。知县李如棠便率众在此凿石开泉,果然泉水深不可测,而且清测甘甜。庄稼得以灌溉,人们欢喜,欣然名之曰“甘泉”。并修亭一座,取名“甘泉亭”,以示纪念。
宣统元年(1909),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政客徐世昌游览百泉时,见百泉境内垣墙倾圯,栋宇腐败,丹雘(huò)漫漶,弥望荒芜。于是便集金数万,对百泉大加修葺。开始于已酉年(1909),竣工于辛亥年(1911),历时三载。事毕,徐世昌嘱袁世凯为文以记之。文成,刻碑三通,立于苏门山麓左侧,建碑亭一座,名曰“三碑亭”。
民国十七年(1928),冯玉祥将军驻扎百泉,为兴辉县水利事业,特在苏门山麓西侧开凿一泉,群众称之为“冯公泉”。又修亭一座,名曰“冯泉亭”。亭内立碑一通碑文记载了冯玉祥在辉兴修水利之经过。
民国十八年(1929),冯玉祥将军又在百泉湖中心修亭一座,亭内立《国民革命纪念碑》一通,碑首刻有“革命纪念”四字,因而称之为“纪念亭”;又因该亭正好位于湖中心,故又称为“湖心亭”。1932年,冯玉祥讨蒋失败后,蒋介石驻百泉,见冯立碑,便下令将碑文洗掉:1955年,中共辉县委员会、辉县人民政府就原碑刻上《百泉名胜志略》,碑首刻“人民百泉”四字。
民国二十四年(1935),伪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张静愚来游百泉时,嘱在百泉湖东南岸处建一假山,以起“障眼建筑物”之作用,即游人从东华门进去后,被假山障住眼睛,百泉湖貌不得而见,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迫切之感。等走到假山前向北转首,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又给人一种惊奇雀跃之情,其位置与作用妙不可言。假山高约4米,与百泉湖水平静相对,隆冬之时,湖中水汽蒸腾,云雾缭绕,假山被笼罩其中,似在缓缓移动,故而称之为“飞云峰”。
百泉湖内近东岸处有“太古石”,面目峥嵘,千姿百态。传说石底压一泉眼,探之深不可测,俗称“海眼”始建年代不详。
1957年,辉县人民政府在湖心亭与清晖阁之间修一石桥,桥形如梭,桥下又有金鱼来来往往状如穿梭,故而起名“金梭桥”。
1958年,又将游廊桥撤掉改建新桥,桥下设闸门桥上建三座亭子,东为“东闸亭”,西为“西闸亭”,中间亭子耸起,三亭顶部相连,形成三连顶式建筑。因该桥亭均修于大跃进年代,故分别称为“跃进桥”“跃进亭”1959年,苏门山上又相继建起7座亭子。苏门山巅啸台上建“啸台亭”,沿啸台北转而向西向南,沿路建有“和平亭”“劳动亭”、“农硕亭”和“展望亭”。展望亭高大宏伟,与啸台遥遥相对。气势非凡。苏门山西侧山坳中建有“山中亭”,东侧山腰有“丰水亭”。七亭的建成,为苏门山增添了不少色彩,显示出浓郁的人文韵味。
1992年,辉县市委、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实施百泉湖复水工程。翻修了卫源庙、清晖阁等38处文物点;复修了龙亭、南大厅等13处文物点;新修了游泳池、西华门等15处新建项目。此次工程是百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其壮丽之貌为历代维修所不及。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