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伯和行王政共和元年——共城遗址

admin 阅读:758 2024-11-17 11:55:02 评论:0

辉县市区内,现存一座土城。土城基本上是正方形城墙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200米。高6米,底宽60米,上宽40米。筑城方式为分层夯筑,夯土层一般10厘米左右。夯筑方式有圆夯、椭圆夯和平板夯三种,以圆夯为主。夯土层中,曾采集到很多龙山、商、周时期的器物和陶片,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因时代久远,土城原貌已遭损毁,现在只有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三段墙址保存较好。原有南门、东门和西门,门上各有城楼一座,现均已不存。

此城即为西周时期共国之城,名为“共城”。共城是西周初年周朝王室大分封71国中的共国之城。始封国君不详。从始封开始(周成王),经过八个王,到第九个王周历王胡(从西周第一王周武王算起,周厉王是第十王)时,共国国君是共伯和。共伯和的出现,使原本不太闻名的一般小国,一跃而闻名于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遗留下来的共城遗址现在仍然熠熠生辉。为什么呢?事出有因,这与共伯和时期的政治状况有关。

共伯和在共国为国君时,周天子为周厉王胡。厉王是周夷王的儿子。公元前878年,(见《中国史纲·上古篇》)夷王逝世,厉王登位。厉王在位共37年。前30年,厉王当政还较谨慎。但从第三十一年开始,厉王开始堕落起来,贪财图利,统治十分残暴。当时有一个叫荣夷公(封地在荣,今河南省巩义市西)的人,私欲极重,贪得无厌,民怨极大。厉王不但不制止,反而亲近他,还准备重用他,大夫芮良(封地在芮,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见此,心情十分沉重与不安,想尽办法,用各种道理劝解厉王说:“荣夷公是什么人?他独占财利,只图眼前快活而不去考虑大的祸患。财利,是各种东西生长出来的,是自然界所公有的,自然界公有的财物是人人都可以取得一份的,怎么能够独占呢?如果独占了,就会招来很多的愤怒,引来很多的祸患。荣夷公用这样的行为来引导您,您难道能够长久安宁吗?《诗经》上的《颂》诗说:'有文德的后稷,能够与天神相配。你使我们民众自立生存,没有谁不以你做榜样’;《大雅》诗中说:‘普遍地给民众赐福,就成了周朝的天下’。您现在作为一个君主,本应该奖励生产,公平地将财物分给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使天神、人民和万事万物无不各得其所。即便是这样,还需要每天警惕,忍怕招来怨恨。您现在却也在独占财利,就不怕招来祸患吗?普通人独占财利,还被称为强盗;您如果干这样的事,归附您的人就少了。你如果再重用荣夷公,周朝就一定会衰败的。”但是,周厉王不听劝告,还是重用了荣夷公做卿士,主管国事。

从此以后,周厉王不但不听众劝,反而变本加厉,实行暴虐的统治,奢侈骄傲,引起国都民众的怨恨,都在议论他的过失。这时候,召公(此处《史记》记载为召公甚疑。召公从周武王始即已辅政,到周厉王时已经过十王数百年,他仍在辅政,可能吗?是否是召公的后代?文中没提,不得而知)劝诫说:“民众都不能忍受你的政令了。”厉王听后大怒,找来一个巫师,让他去监督议论的人。巫师报告说谁议论,就把谁杀掉。于是,议论的人就少了,诸侯们也不来朝见了。到了第三十四年,厉王更加暴戾,使得“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就是说国都的民众再也不敢说话,在路上互相遇见时,连招呼也不敢打只能用眼色互相示意一下。这一下,历王高兴了,告诉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就是说:我能制止议论了,看谁还敢再议论我。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说:这不过是堵塞民众讲话罢了。堵塞人民的嘴巴比堵塞河流的后果还严重哩!河水堵塞起来,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很多。民众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流畅通;治理民众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讲话。召公还劝诫他说:“天子办理政务要让大臣、普通官吏进谏言;乐官献歌曲;史官供史书:乐师进箴言。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种官吏都可进谏就连普通民众也可间接地将议论传给天子。只有这样,才不违背情理,把事情办好。民众有嘴巴,正像大地有山河。民众中可以有好的建议,大地可以生出财富。民众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便予以推行,这样政务就可以办理得顺利。若是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么还能有几个人支持你呢?”召公的苦苦劝诫,没有起到作用。厉王一句也不听,一意孤行。不仅不让人讲话,而且变本加厉霸占一切山川林泽,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继而还勒索财物,残暴地虐待人民。终于,在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841年,矛盾发展到了极点,国人(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周都镐京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再也忍受不了历王的暴虐统治,一轰而起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国人团团围住王宫,要杀厉王。厉王闻知风声,慌慌忙忙带了一些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zhì)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才停了下来。十四年后,厉王死于此地。

厉王逃走以后,天下无主,朝政无人管理。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无人主持政务,怎么行呢?再让周王室的人当政吗?厉王的一个孩子还极小,再者人们对周王室的怨气不平息,不可能让周王室的人再出山。但总得有人来主政呀,于是,众位诸侯都知悉共国的国君共伯和至仁至善,便一致拥戴共伯和起来代理天子,代行王政。共伯和不孚众望,便替代历王行使职权。从他代行王政开始,史称“共和行政”;他代行王政的第一年,以他的名作年号,史称“共和元年”。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纪年,以编年体的形式一年一年一直记载到今天,

微信图片_20241117105541.jpg

共伯和代行王政十四年后,周厉王死于彘地。共伯和扶周厉王之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伯和还政于周宣王后,见国事已兴,便自往共山头道遥去了。(今辉县市区东北2华里即为共山头,但共山头荒凉不堪,满目萧条如何谈得上逍遥?据推测,共山头西侧即为苏门山,苏门山风景秀丽,共伯和可能是在苏门山上自在逍遥。因苏门山是共地之山,称其共山也说得过去。)

历史上对“共和行政”曾有过两种说法:一说是“共伯和摄行王事,号'共和元年,…”;一说是“召公、周公共同行政,号'共和行政’”。对于第一种说法,文献记载颇多。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汲郡(河南卫辉市)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者,在盗掘一个大墓时,发现墓中有许多竹片,因墓内漆黑,便点燃竹片照明。后来被人发现,知此墓是战国时魏国国君墓,竹片全是竹简。除了盗墓者燃烧掉的,其余还剩数十车。这数十车竹简全被送往洛阳,晋武帝遂令学者校读编次,用了二十年时间才整理完毕。其中的一部书是史书,名称为《竹书纪年》。(后人也有称为《汲冢纪年》的)这部书中的《历王》篇里便明确记载:“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厉王逃跑之后,有个共国首领叫“和”的代理行使天子权力。)“共伯和干王位”,(共国首领“和”治理王政)这是战国时期的史书记载,可以说是文献记载中最早的了。对于“共伯和”的注解,《史记·周本纪·索引》说:“共国;伯,爵;和,其名。”《史记·周本纪·正义》引《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而对于“共伯和干王位”中的“干”字,《史记·周本纪·索引》解释为“干,篡也,言共伯和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这样解释似为不妥,因为“干”字义中,有“篡”意也有“治理”意,共伯和当时只是小小诸侯国君,若没有众诸侯的拥戴,他“篡”得了吗?故合理解释应以“治理”为妥。《吕氏春秋·开春》篇云:“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厉王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请矣。”这是说:共伯和修养他的品行,喜好贤士仁人,海内因此都来归附他了。厉王之乱,使天子王位废缺,共伯和至善至仁,天下诸侯就都来朝见共伯和,拥戴他,请他代理天子,代行王政啊!由此看来,共伯和在诸侯中间是颇得人心的。《吕氏春秋》曾借共伯和代行王政之例来说明治理天下的人应该增加自己的美德,积累各种善行。只有这样,贤明的人才会主动来到他的身边啊!南朝梁著名文学家沈约也曾这样评价共伯和:“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稽古录》也说:“共伯和修行好贤,厉王之难,诸侯皆请以为天子。”

《庄子·让王》篇评论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自娱于颍阳,而共伯得志乎共首。”意思是说,古时候得道的人,穷困时快乐,通达时也快乐。所以快乐,不是因为穷困和通达,而是因为身处道德。身处道德,穷困和通达也不过就像是寒暑风雨的循序变化一样罢了。所以许由能自我娱乐于颍阳水边;(许由,一作繇。相传尧准备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往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而共伯和自得于共山首上。其它像《汉书》、《寰宇记》《水经注》、《左传》等书中,都有共伯和摄王政之记载。

而另一说法“召公、周公共同行政,号称共和行政’”,只有《史记·周本纪》上如是说。虽然有此说法但颇为怀疑。前边已经说过,召公、周公都是周武王时期的辅政人物,不可能到周厉王后还在辅政,因时间相隔太远了。

另外,《史记·卫康叔世家》上有记载说:“卫僖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僖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僖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僖侯墓自杀。卫人因葬之僖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大意是,卫僖侯十三年,周厉王逃亡到彘地,二相共同代行政事。二十八年,周宣王登位。四十二年,僖侯去世,太子共伯姬余登位。共伯的弟弟姬和曾受到僖侯的宠爱,僖侯给过他很多财物。他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僖侯的墓上,突然袭击共伯余,共伯余躲进墓道里自杀了。卫国人将他埋葬在僖侯旁边,给他谥号叫共伯,而立姬和为卫侯,这就是武公。

这段记载显然与前文说的共伯和时间不符。后文说的共伯和,杀兄也好,篡位也好,都是共和行政结束后十四年的事,与前边所说的“共伯和”不是一个人物,也不是一个侯国。时间、地点、人物都不相同,自然而然也就与“共和行政”无关了。

鉴于上述文献资料所证,《辞海》的“共伯和”条目这样下了定义:“共伯和,西周时共国(今河南辉县)国君。名和。周厉王被逐后,他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共和元年(前841)。十四年后周宣王即位,他归国。“共和行政”条目写道:“公元前 841年,'国人’起义周历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由共伯和摄行王事,号'共和元年’”以上两条内,也曾提到了“卫武公共伯和’和“周、召共和”之说,但只是做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种说法提出,做为附加部分而已,不影响主题定义。

共伯和的代行王政事件与遗留下来的共城遗址,呈现出三个不寻常的重大意义:一是共伯和开创了中国历史准确纪年的新纪元。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中国历史处于传说时代,其时间脉络、重大事件、帝王更替都是一个模糊概念,准确性非常差。现在所知道的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的历史,大都是通过文物考古证实的,没有文献所据。而共伯和代行王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史官开始作编年体记录,使中国从此之后的历史脉络清晰,记载翔实,直到如今,没再间断。因此,共伯和代行王政之事,不仅在当时是轰动天下的一件大事,而且到如今也仍然是一件有重大意义之事。二是首创了“共和制”的政治制度。共伯和之前,王位的产生,经过了几个阶段。先是在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是由原部落联盟首领提出,各部落首领同意产生。这种政治制度叫做“禅让制”。后来到了夏朝,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变成了“传子”制度,即“王位世袭制”(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用)。一直到周代,厉王被逐后,共伯和由各国诸侯直接选举来代行王政,这种有别于“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王位产生制度,被叫做“共和制”,“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叫共和国”。(见《辞海·共和制》)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名称来由即渊源于此。三是通过共城遗址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美德。以全部城墙的长、宽、高计算,共用挖土和夯土量约250万立方米。在当时,虽有青铜工具,但大量使用的仍然是木制和石制工具。在筑城过程中,除了挖土之外,还要运土、打夯,以及进行工具加工和修理等。据测算,在当时的劳动条件下,即使每天有成万的奴隶参加筑城劳动,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筑城技术来讲,现存的城墙中,可见夯土层层次分明,均衡匀称,密集的夯杵窝痕有着很高的强度,既防潮又坚固。这种夯土技术是我们祖先的杰出创造,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通过筑城而显现。从而又证明了辉县人民不仅现在“干得好”,(20世纪70年代有一部电影叫做《辉县人民干得好》)而且历史上就“干得好”。

共城遗址时代之久远、规模之巨大,在国内已不多见。它的存在,不仅让人们常常想起西周时代共伯和代行王政,创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新纪元之壮举,而且对研究中国人文历史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以及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史、建筑史,也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本文由【扛相机的老王呀】发布,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连接!
网址:https://mqdlf.com/?id=46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